阿里港股单日暴涨超 19% 引关注,AI 战略驱动增长,联想成核心硬件伙伴
9 月 1 日,港股市场迎来焦点时刻,阿里巴巴集团(股票代码:09988.HK)股价盘中上演强势行情,一度飙升超 19%,最高触及 138 港元 / 股,带动整个阿里概念板块同步走高,涨幅一度突破 2%。市场分析指出,此次股价大幅异动的核心逻辑,在于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(AI)领域长期布局与商业化成果的高度认可,以及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乐观预期。
回溯阿里巴巴的 AI 战略布局,早在今年 2 月,公司便释放重磅信号: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 3800 亿元人民币,专项用于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,这一规模在国内科技企业中位居前列。而在 8 月 29 日发布的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,阿里巴巴 CEO 吴泳铭进一步回应了市场对 AI 投入稳定性的关切。他表示,尽管全球 AI 芯片供应链存在波动,且受政策环境变化影响,每个季度的 AI 开发支出可能出现调整,但公司已提前制定 “后备方案”—— 通过与多家合作伙伴建立合作,构建多元化供应链储备体系,确保 3800 亿元的资本开支计划按既定节奏推进,为 AI 战略落地提供坚实保障。
从最新财报数据来看,阿里巴巴的 AI 投入已进入 “投入 - 增长” 的良性循环阶段。二季度财报显示,阿里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6%,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增速;更为亮眼的是,AI 相关收入连续 8 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,在阿里云外部商业化收入中的占比已超过 20%,成为拉动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。在关键的 AI 芯片领域,阿里旗下平头哥半导体已推出含光 800、倚天 710、镇岳 510 等多款核心芯片,覆盖 AI 推理、训练及通用计算场景;同时,达摩院旗下 XuanTie 玄铁团队聚焦 RISC-V 架构研发,持续推动 AI 算力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突破。近期更有市场消息称,阿里巴巴正开发一款全新 AI 芯片,目标直指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白领域,目前该芯片已进入测试阶段,若进展顺利,将进一步完善阿里从芯片到云服务的 AI 全产业链布局。
AI 与云计算业务的爆发式扩张,直接催生了对高性能
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海量需求,而联想集团(股票代码:00992.HK)作为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头部玩家,凭借与阿里巴巴的深度合作关系,正成为这一轮增长红利的核心受益者。
双方的合作渊源可追溯至 2017 年,彼时联想便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,成为其核心服务器供应商。今年 4 月,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在公开场合透露,
联想服务器凭借定制化能力与稳定性能,成功赢得阿里巴巴、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的长期订单。具体合作中,联想针对阿里巴巴在云计算、大数据处理、AI 模型训练等复杂场景的需求,提供高性能、定制化的服务器产品,同时在 AI PC、行业智能体解决方案等领域展开多维度合作,形成 “硬件 + 软件 + 服务” 的全方位协作模式。
联想自身的业绩表现也印证了其在服务器领域的竞争力。2026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62 亿元人民币,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 22% 至 28.16 亿元人民币,财务基本面稳健。其中,AI 基础设施业务成为增长亮点,Q1 营收同比激增 155%,订单储备量充足;液冷技术作为 AI 服务器的核心配套技术,相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近 30%。在中国市场,联想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(ISG)营收同比增长 76%,运营利润率同比提升 3 个百分点,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与盈利改善能力。
第三方数据同样佐证了联想的市场地位。IDC 发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 x86 服务器市场报告显示,联想服务器全球排名跃升至前三,季度收入达 41.2 亿美元,同比飙升 74.8%,增速在全球前五厂商中位列第一,实现市场份额与收入规模的双重突破。
展望未来,随着阿里巴巴持续加码 AI 领域投入,其对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需求将保持长期稳定增长。行业分析认为,联想集团凭借技术积累、定制化服务能力及与阿里的深度合作基础,有望在阿里巴巴未来的服务器采购中获得更高份额,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服务器市场的领先地位,推动营收与利润持续增长。而双方的深度协作,不仅将助力各自业务扩张,更将为 AI 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,加速 AI 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,催生更多创新成果。